2)第三百一十七章 东方快车谋杀案_全职艺术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选择这部作品的理由!

  “合作杀人模式的开创者,后来引发无数作家效仿的经典大作,结局更是震撼人心的全员恶人。”

  哦,不对。

  应该说全员善人。

  作为一个密室凶杀迷和火车迷,那么在火车上发生的密室杀人案自然是极其诱人的。

  而通常的犯罪情况是:

  在这许多人之中只有一个人是凶手。

  而此次案件却是:

  这十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是无辜的!

  所以这个案件中体现出一个后世经常争议的话题:

  既然法律不能实行他们心中的正义,那他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杀人仪式来惩治本案中的嫌犯,同时也是那个罪大恶极却逍遥法外的犯人?

  十二个人都是凶手。

  这是人情与法理的博弈。

  而这部作品之所以出名的另一个原因,大概就是波洛也在原则面前动摇了。

  他最后做出一个决定。

  那是他查明了真相之后说出的话:“现在,既然已经把答案给了你们,请容我万般荣幸地宣布,退出本桩案件……”

  波洛的退出,是他所能给的最大温柔。

  从这一篇故事开始,波洛不再是冷酷无情的破案机器,再也不是绝对的法律的代表,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。

  事实上,就像《名侦探柯南》天天强调的那句话:

  真相只有一个。

  但是波洛这一次却宁可放弃遵守这一信仰,宁可失职,也要为众人提供了两种选择。

  当正义感化作柔情,波洛成了很多人心中真正的名侦探。

  “好像总是避免不了争议?”

  林渊有点担心,选择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会让自己陷入新的争议:

  当法律无法伸张正义,人们是否可以亲自惩罚那些逍遥法外的凶手?

  波洛的决定,在有些人看来,可能是温柔的,但在有些人看来,恐怕就是纵容犯罪了。

  “应该不会。”

  转念一想,林渊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。

  每个作家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争议。

  或许的确有人对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传达的理念不满,但那注定只是少数人,林渊相信更多人是可以理解波洛,甚至会因此而喜欢上波洛。

  前文说过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中的波洛最炸。

  炸的就是波洛选择为凶手脱罪的时候!

  这大概是波洛所有案件中,唯一一次放过凶手,而且一放就是十几个人!

  无独有偶。

  另一位大侦探福尔摩斯也做出过放了凶手的决定。

  不过就场面的震撼性来看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的那个结局,是最燃的。

  当然,只有认可波洛做法的推理迷会觉得燃。

  接下来,就要好好改编了。

  因为人物故事和背景的不同,这次林渊要做的改编工作量还蛮大的。

  好在故事的核心不要有变化就行。

 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,掌握了杀人动机,人物身份倒也不重要。

  事实上。

  选择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林渊想要把波洛的招牌,彻底打响!

  随着《罗杰疑案》的发布,读者对波洛已经不陌生了。

  再有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对波洛更深入的人物塑造,林渊相信波洛的人气一定会大爆的!

  要知道。

  这个案件,不仅仅是波洛的人生巅峰之一,同时也是阿婆的人生巅峰之一!

  阿婆生前写过无数的推理小说,后世的人总是喜欢就阿婆的个人作品进行排名。

  绝大多数人会把第一的位置留给《无人生还》。

  但偶尔也会有人有不同看法。

  不同之处就在于,有些读者认为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才是阿婆的巅峰作品!

  这种争辩书里暂不讨论。

  可以说一个绝大多数读者愿意认可的事实,那就是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在阿婆的所有作品里,是可以排前三的。

  这点没有争议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