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69章 翰林面面观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过。

  现在趁着无人打扰,他拿起一册《大明集礼》在公案上先看了起来,没过多久,刘合就端了茶来了。

  高务实一边喝着茶,一边读了十几页,这时孙继皋与曾朝节到了。

  高务实起身朝二人见礼,二人也客气地回了礼,曾朝节神情自若,而孙继皋则是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,似乎是遇到了什么好事。

  他二人仅差一科,资历相仿,因此坐得比较近,不久高务实就听曾朝节笑着对孙继皋道:“以德兄,此去内书堂教习,抵近内廷,真可喜可贺啊!”

  孙继皋忍不住笑意,春风满面地客气道:“诶,有什么可高兴的,总不如罗修撰,先一步侍直御前,那才是真个可喜可贺。”

  目前翰林院里姓罗且担任修撰的,只有一人,就是隆庆二年的状元罗万化。

  “罗修撰在检讨厅熬了十二年,这才熬出头来,你比他年轻,侍直禁庐是迟早的事。至于入内书堂教习,也未必比侍直御前差多少。”

  孙继皋畅快地笑着,点了点头道:“但如所愿吧。”

  高务实心中忖道:进经筵讲官、日讲官,要从修撰、编修这些史官中选拔可不容易,但教习内书堂就不一样,都是从史馆里选拔四名翰林入内书堂教书。这是文臣与宦官结好的路线,对于翰林们而言,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十年之后那批他教过的宦官如果在内廷混出名堂,对他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帮助。

  难怪孙继皋从重修大明会典的事中抽身出来并不怨愤,竟然是为了教习内书堂。

  高务实有点明白了,陈思育将重修大明会典这么重要的事,交给身为新人的自己来办,孙继皋虽然当时表示了一下质疑,后来这些天却很淡定,看来肯定是陈思育给他打过招呼,有更好的前程等着他。

  接下来,众翰林陆陆续续都来了,只是这些翰林也都有事,不是要去内书堂教习,就是要准备充经筵展书官,都是去当该吏那画个卯就匆匆离了,真正在史馆里不过十来人。

  至于萧良有和王庭撰二人,一到衙门后就先来跟高务实寒暄了几句,然后茶也顾不得喝,赶紧坐下查阅史册,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。

  事实上这几日检讨厅最勤奋的,除了高务实之外,就是萧良有和王庭撰,看来修成大明会典直升一级这件事,也被他们二人看做重大机遇。

  不过这也难怪,一般来说刚进翰林院,哪能这么快有机会升迁?少不得要被上司按下来,先坐两三年冷板凳,美其名曰“锻炼心性”,然后才会有正经差事交待下来。

  当然,高务实也知道,萧良有和王庭撰的努力或许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,他们俩的能力是明摆着的,能在殿试会试都考取好成绩,又岂是易于之辈,无论编撰什么资料,他们都已经摸出些个道道,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