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47章 庚辰春闱(四)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有空出去讲学,你知道哪个才是你的本职工作吗?所以这些年这股风潮略有衰弱,至少朝廷大佬们已经比较少亲自出面讲学了。

  不过从申时行的出题来看,他还是很关心这件事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把治学看得比施政更重要。

  高务实当然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,但他总不能因为不喜欢就罢考,那就是纯粹跟自己过不去了。

  所以,文章还是要写,而且不能掺杂自己的不满在里面。不仅如此,还要顺着申时行的思路来,大力强调治学、求学的重要性才行。

  没法子,考试为重,不能跟“进士”文凭过不去。

  高务实叹了口气,放下杂念,细细思索了一会儿,然后拿起草稿纸来——他前一篇文章可是直接写了墨卷的,但这篇事关重大,就不能不先打草稿了。

  思索片刻,提笔蘸墨,先写下破题:

  “论文于名位之情,欲其思为可就焉。”

  然后承题倒是不必多想,刚才已经想明白了,直接就写:

  “夫患无位,患莫知,未为失也。因所患而责立与可知之实,君子正不以彼易此耳。”

  起讲也只是稍加思索,便提笔写就:

  “且人欲表见于天下,则必思天下责我之厚,与我副天下之难。夫其厚责者,皆我所必不可辞,而其难副者,又皆天下所必不肯恕。使分量不足以相酬,则自为表见之处,适自为沮丧而已矣。”

  接着是入题,高务实稍稍顿笔,写下一段:

  “彼夫名位二者,君子之道待以行,待以传者也。惟吾道因名位以为功,斯名位益恃吾道以为重。”

  接下来到了提比之出股和对股,这两段开始就不光是要道理明白,还有对仗方面的讲究,算是兼考思维和文笔,高务实也不得不先在脑子里过了几遍,写了几句又誊正几个字,这才在草稿上写下来:

  “是故大儒穷通显晦,至集四海之耳目,群相倾注,而未始有震物之嫌。

  乃衰世之乡党朝廷,至挟三代之诗书,出以应求,而不免有抚躬之疚。”

  接下去的中上比的出股与对股两段则颇长,高务实很花了些功夫,逐字逐句的精对,这才算写上草稿之上。而后的束比、后比四段也是如此一般。

  但到了最后的落下,高务实行文却极其简练,一共只用了七个字:

  “用患者宜何居焉。”

  这是近来文体变化后的风气,文末无大结,只用一句作落下。

  八股文体在洪武发端,在永乐常用,而到成化、弘治已基本成熟并固定化,但小的变化仍不断在进行。比如各个部分有先有后无的,也有先无后有的;各个部分的字句也有由多转少的,或者由少转多的等等。

  如破题、承题、起讲部分,句数在不同时期便有不同;大结由初时的可痛快发挥以表达政见,经过逐步萎缩,到了万历朝干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