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127章 总百揆(廿二)各有所求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先失了气势,但又不肯迷迷糊糊不求甚解,只好问道:“老爷何必为难妾身——此言何意?”

  高务实微微一笑,道:“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,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,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,自古以来就是这样。”

  黄芷汀听了这话就有些不开心,暗道:渊儿是你的儿子啊,你怎么能一开始就先认定他不如你呢?再说,他现在“力气”不如你大,那你就认真教他如何增长力气啊,怎么偏要说得好像这力气大小是天定的一般?

  其实黄芷汀不知道,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并非讨论什么力气大小,实际上他是在感叹周礼的败落,希望人们能够恢复射礼,并以此来修德。

  《朱子集注》当中讲到,“射不主皮,乡射礼文”。也就是说,“射不主皮”这句是在十三经里面《仪礼》当中的“乡射礼”这篇里面说的。朱子又说,“为力不同科,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。皮,革也,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,所谓鹄也。科,等也。”

  “射”就是射箭,而孔子在这里讲的是射礼。周朝有所谓六艺的教育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就是六艺。射箭在六艺中是一艺,艺是技艺。周人通过练习这种技艺来修养品德,所以六艺都是为了帮助君子修养品德的。

  但是射箭有两种射,一种是军事的射箭,那就是讲究杀伤力。另外一种是习礼的射箭,这个就讲究要如礼进行。

  孔子在这里讲到射是指射礼。他所谓的“射不主皮”是什么意思?《朱子集注》当中解释说,“古者射以观德,但主于中,而不主于贯革,盖以人之力有强弱,不同等也。”

  这是说在古时候——孔子说的古时候是讲夏商和周朝——泛指懂得射礼之人,他们习射,练习射箭,其实是用来修德的。“观德”就是观察道德,观察自己的道德和别人的道德。

  “但主于中”就是技艺确实也要精益求精,要命中目的,只是不需要显示很强的武力,所以射箭不崇尚射穿皮革。这个“贯革”就是射穿皮革。射穿皮革,这力气就太大了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射礼不是比谁的力量强弱,而是比技艺的精良和你是不是真正如礼,所以讲“为力不同科”。

  “为力不同科”的这个“为”是“因为”。“科”是当“等”字讲。说人话就是我们大家力量不同等,那我们比赛就不能够按力量来衡量高低,这样就不平等了。所以,我们比赛的目的是看谁能够射中靶心,是讲的这个意思。这就是古时候习射之道。

  换言之,高务实的意思其实是说,他放高渊出去做事,是为了看他思考问题的方式、具体行事的风格,而不是为了看他究竟有了多大本事,能够立下多大的功劳。

  高务实的确是在考验继承人,但他要考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