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117章 总百揆(十二)第一把火:立储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于周王本人最大的威胁就在于这是个强强联合,他们甚至强到可以随时抹除周王本人而不必担心任何政治反噬。

  想想看,申侯实力强大,在朝中树大根深不说,自己还有兵权,可以调动大军随时开进京师,确保朝廷中枢不能脱离他的掌控;

  申后是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,是周王的敌体,一旦周王突然驾崩薨逝,申后就有了代行天子之权的合法性,一时间懿旨等同圣旨;

  宜臼作为申后长子,虽然作为王太子时并无实权,但他拥有最正统的名义、最尊贵的身份,可以在某些时刻发挥最关键的作用——比如周王暴毙,只要宜臼宣布一切无异,其他人就没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。然后宜臼继位,申氏集团彻底把持周王朝朝政。

  在中国的历史上,重臣不得结交太子乃是一项潜规则,甚至是明规则,原因就在这里:你已经是手握大权的重臣了,如果还能控制太子,那你直接把皇帝弄死,推太子继位,之后可不就再无掣肘?

  不仅太子,理论上所有具备继承权——哪怕是顺位继承权的皇子,都是朝廷重臣不该结交的,因为一旦你这个重臣手里的实权与皇子的继承权相结合,那么皇帝本人就立刻处于一种可以被取代的危险位置。

  你要是皇帝,你也不答应啊!

  不过如今的局面还没坏到那个程度,大明自有大明的政治惯性,也有大明各种制度互相限制的作用存在,皇帝还不至于担心没有开府实权的首辅会铤而走险干掉自己,推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继位。

  关键是,目前皇帝与高务实还没有什么严重矛盾,高务实看起来也似乎没有把自己推上这条绝路的必要,甚至他还早就明确了他将来想要的是什么——南疆嘛。

  南疆?对于皇帝而言,这本来就不是大明的固土,许诺出去并不心疼。甚至,如果将来南疆掌握在一位汉臣手中,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何况这样一来南疆在名义上还成了大明的国土了,这不也是一种开疆拓土吗?

  京华所出的天下堪舆图皇帝早已看得烂熟于心,南疆、南洋在皇帝看来虽然不小,但从地理上而言未免有些支离破碎,“实非王业之基”,只能翼辅中原。

  所以,皇帝与高务实之间现在已经有了一种默契、一种新的心理平衡。

  你好好做朕的元辅,将来朕会把南疆南洋打包作为奖赏赐予你,让你高家拥有大明建国以来外姓臣子之中最为巨大、富饶的基业。

  至少到目前为止,双方对此默契都是满意的。

  隐忧虽有,但平衡与默契毕竟已经达成,高务实该干正事了。

  次日一早,首辅高务实亲自上疏,请求皇帝早立太子,并明确皇嫡子常灏就是太子的最佳且唯一的人选,请皇帝早做决断。

  同日上午,与高务实一并上疏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