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84章 李文进的指点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了,还带回来另一个身着宦官服色的人。

  对于一位还没有之国就藩的王爷而言,朱翊鏐应该是可以把任何宦官视作家奴的,然而这位来者显然是个例外,因为朱翊鏐一看见他便起身迎了过去,甚至还主动打了招呼。

  “幺舅来得正好,本王想立刻进宫一趟,但眼下宫门早就关了……只好劳烦幺舅帮忙。”

  原来来的人不是别人,正是李太后的幼弟李文进。

  前文曾经说过,像李文进这样的大宦官并不一定要住在宫里,他们几乎都有外宅,李文进这种搂钱上瘾的人当然也不例外,所以刚才朱翊鏐便派人去他的外宅请他过来帮忙了。

  大明的宫禁规矩一贯很严,朱翊鏐虽然没有之国就藩,但因为已经大婚并且出阁读书,原则上来说就已经不能随意去皇宫了,更何况现在还是宫门早已落锁的大晚上。朱翊鏐虽然得宠,却也不敢拿宫禁这种事开玩笑。

  要知道,大明朝廷为了保卫宫廷的安全,皇城内外警卫林立,门禁森严,光是皇城的守卫就由旗手、金吾、羽林等二十个卫来担负。

  皇城内每日轮值都督及带刀、千百户各有一人,领申字十七号令牌于内值宿及点各门军士。后更定都督府,改令五府佥书侯、伯,每夜一人轮值。内皇城左右设坐更将军百人,每更二十人轮流值更。四门设走更官八人,交互往来巡逻检查,每更持印官员在巡检簿上加盖印章。

  换句话说,只要他潞王殿下这个时间出现在宫门附近,明天一早消息就能传遍整个京师,这些侯、伯勋贵们哪有可能保密?即便他们自己不说,身边的人也保密不了。

  那么悄悄溜进去呢?嗯……这是做梦,守卫皇宫的人员素质可能是比国初下降了很多,但宫城守备的制度可没有作废。

  宫城城墙与筒子河之间四周设有四十个警卫值班室,每室有十名军士日夜守卫,四周有二十八个铜铃,作为警戒信号。每添初更,从阙右门外第一个值班室发铜铃,值勤士兵手摇铜铃传到第二个值班室,一直接力传递到阙左门外第一个值班室为止,第二天一早再将铜铃传至阙右门第一个值班室重复发铃传递。

  而皇城外四周还设有七十二个警卫值班室,每室也是由十名士兵守卫,设七十八个铜铃,每天夜间从长安右门第一个值班室发铜铃,一直传递到长安左门止。除此之外,宫城四周每夜还要派游动巡检官检查士兵值勤情况。

  这个制度的来历,应该是肇始于永乐十七年二月,当时成祖朱棣命工部铸造皇城四门铜符和夜巡铜牌,同年三月又铸宫城夜巡铜牌。那皇城铜符上分别铸“承”、“东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等字,各代表其城门名。夜间巡检官持左半,守卫者持右半,守官遇到巡官来检查时,铜符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